上海沪乐物流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上海冷链物流,上海冷藏物流,上海冷冻物流,上海冷链仓储一体化公司
箱箱共用的“地利”与“人和”
发布时间:2024-11-21

 

早在2014年,廖清新就预言可循环3.0时代是数字化、去中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定制专属包装循环服务,构建自己的低碳供应链。

 

从如今的大环境来看,这一判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不止国内正在进行物流转型,走在可循环包装前列的欧美国家,当下也正在从中心化向去中心化的3.0阶段迈进。


2013年,廖清新创立了一个基于智能物流包装的共享平台“箱箱共用”,2021年,箱箱共用正式启动“百网千驿”战略,推出了“包装+服务+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片

可循环鲜花箱


如果算上箱箱共用的前身,廖清新在1999年就创立的“上海鸿润科技有限公司”,在可循环包装这一领域,这家公司已经深耕了近20年。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他们提供了涵盖食品饮料、化工、商超、汽配、鲜花、果蔬、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可循环包装物,在散装液体包装产品上更是有的技术壁垒。

 

但创立“箱箱共用”前,公司更多是完成了“包装研发和制造”的过程,想要真正取代一次性包装物,他们还要破解前期投入成本高、物流数据不透明、高丢损率、低周转率、低利用率等问题。

 

但仅仅从可循环包装行业本身思考破局之道仍旧是不够的。

 

为了碳达峰的目标,近两年来,能源企业和制造业爆发性的投资和建设了一大批云平台、数字电厂、AI***数据中台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和“智能化”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碳排放控制和核算,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这一波由碳达峰倒逼的信息化改造,还将建立一个更加清洁、循环的全新数字经济模式。

 

而为了实现碳中和,物联网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球的物联网终会形成地球的“数字肌肤”,能够有效监测、分析和管理碳排放。2014年,箱箱共用就开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进行投入,为企业接入数字基因,从原来的物流包装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转型为智能化物流包装全产业链物联网平台。

 

简单来说,过去的鸿研物流(箱箱共用曾用名)主要为企业提供“节能”、“高效”、“低成本”的可循环包装箱,而现在他们将原来的硬件设计制造能力与新的大数据、云架构、智能算法等科技箱结合,再加上深度的运营,终为工业物流提供了一整套智慧化物联网管理体系。

 

在具体场景中,企业可以在“箱箱共用”的平台上自助下单,就近分配和归还智能可循环包装箱,而包装箱上都安装了物联网定位芯片,企业完全可以同步监控物流状态和箱体状态,既可以防止货品丢失,也能通过检测发现闲置包装箱,提高利用率。在传统静态租赁模式下,可循环包装的丢失率一度高达15%-20%之间,但“箱联网”后,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实现“箱联网”后,企业能够解决的不止是环保与成本的问题。箱箱共用自主研发了“数智+”循环管理SaaS平台,帮助用户打通物流包装、运营网络和上下游网点之间的数据孤岛,可以实时为用户提供包装资产盘点、货物轨迹追踪、风险预警、BI驾驶舱、AI辅助决策等数字化服务。

 

以某车用尿素品牌为例,过往这家公司的南京工厂常常需要向多个下游经销商运输产品,但传统模式中,他们无法监控货物的运输流向,这也导致经销商之间窜货严重,但采用智能包装,他们可以同步进行实时监控,一旦运输超出规定范围,系统会及时向品牌方进行预警通知。

 

此外,由于可以实时监控箱体的位置和使用状态,外加传统液体桶空桶也要占据不小的空间,过往经销商对于返还空桶的热情并不高涨,但如今箱箱共用研发了可以折叠的包装箱,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企业进行高效调度的同时,也能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空箱回收效率。



 

目前,箱箱共用提出了“包装+服务+数据”一体化方案来服务他们的用户。“包装”是指个性化+智能化可循环包装箱产品,而“数据”则是他们通过“箱箱共用”平台为企业更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的工具。

 

对租赁客户而言,租赁期内使用次数越多资产利用率越高,而箱箱共用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客户租赁后闲置和低利用率的产品,循环至其他短缺箱体的节点,并给出对高峰期、低谷期进行预测性调节的建议。此外,他们也能通过数据让货主实现箱货共管,将箱和货皆数据化、透明化,目前两项增值服务免费提供给客户。

 

由于“去中心化”的需求,可循环包装行业还需要完成仓储、物流、清洗和维修等服务的网点建设,“就近分配”原则也要求他们具有覆盖全国主要网点的能力,目前箱箱创建了“百网千驿”的网络,逐步覆盖了全国的中心仓、前置仓、网点、物流,形成了标准化的“收、发、洗、修、耗”分布式运营服务体系。

 

伴随全球企业碳中和目标,散装液体、汽车配件与农产品生鲜等各行各业都需要“量身定做”的智能包装和低碳供应链方案。箱箱共用拥有大量全球布局的技术专利储备,全球发明专利总数796项,中国发明授权专利95项,PCT国际申请113件,已有90件发明专利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国家授权,具备各行业智能物流包装研发和低碳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截至2020年,已为社会减碳25万吨。



数据来源:绿动资本2020年度碳中和及绿色影响力报告


天时、地利、人和至此聚齐。

 

今年初,光大证券就断言新一轮“朱拉格周期”将由美国版“四万亿”、“碳中和”、“供应链再造”三大因素拉动,与碳排放相关性高的能源、制造业、交通、电力领域都早已开始动身,如今与这些行业紧密相关的物流包装产业也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只等待能看穿经济周期秘密的掘金者们撬动这一轮的“箱子”革命。


展开全文
拨打电话 微信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