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冷或预热很重要
在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一公里”:“先一公里”和“后一公里”。“后一公里”就是配送。随着物流体系的建设完善,以及一些新技术出现,“后一公里”的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许多生鲜电商在下单之后能够在半小时、1小时内完成配送。
对于冷链运输的产品来说,“先一公里”更为重要。尤其是很多农产品,在采摘下来之后,如果保存方式不得当,会造成产品损耗,其新鲜度将大打折扣。等到运输到其他地方后,就失去了产品原有的价值。
所以冷链车在装货时,必须先要对车厢进行预冷或预热。因为车辆停放在露天,通常车厢温度就是外界环境温度。若所运送的货物温度不是环境温度,货物装进车厢,环境温度会影响运送货物的温度,从而导致运送货物的品质发生变化。因此装货前必须预冷车厢到所需要的温度。
药品安全关乎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近些年,随着国家医改的继续深入、“两票制”的全面推进以及国民对医药品质要求的提升等,我国现有的医药冷链物流格局逐渐被打破,如何规范医药物流行业,进行安全管控和标准化治理是行业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长期以来,在我国医药贮藏及运输工作中,温控设施设备费用等均处于较高水平,由于冷链部分的投入大、损耗大,加上批发企业缺乏监管和追责压力,医药行业存在企业中途偷工减料、节约成本的现象。2016年被曝光的“山东非法疫苗案”无疑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制冷技术、温控条件等不达标,会严重影响医药的品质安全,甚至威胁人体生命。
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组常务副组长秦玉鸣表示,此次标准的制定有关冷链设施设备,对于医药冷链物流而言重要的就是设施设备,没有合格的设施设备,全程冷链管理就是无稽之谈。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设备企业标准各家不一,相互合作时经常需要重复认证,不仅影响整个医药行业的流通效率、也增加了企业成本。
“统一标准就是解决大家互认的问题,减少重复认证问题,进而实现降本增效。这不仅与医药行业发展有关,与百姓生活也是密切相关的。一项标准从立项-启动-编制-报批-宣贯-复审,历时多年,希望这项标准能够认认真真的推进实施。”秦玉鸣补充说。
据了解,此项标准的推行从2014年开始到2017年10月14日正式发布,经过了多次反复验证,直至今年5月1日起才正式实施。整个标准涵盖四个方面,既包括冷库、运输、冷藏车、运输车,以及可操作层面的执行的依据,还对由于理解导致的模糊定义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精细化的标准设定,是为了促进医药冷链物流体系能更加完善。